全球首个AI海洋大模型“瞰海”亮相!10天内预报可精确覆盖600米水深

11月6日,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在厦门面向公众推出我国自研的、全球首个端到端AI海洋大模型——“瞰海”。该系统首次把卫星遥感观测与海洋三维环境预测完整打通,不但能实时还原当下海况,还能把未来10天从海表到600米深的温度、盐度、密度和流场演变“提前看见”,为海洋科研、防灾减灾与生态治理提供前所未有的数字化“海洋镜像”。

“瞰海”的关键亮点是端到端的智能推演框架。以往的海洋预报主要靠数值物理模型和专家经验,计算慢、效果受限;而“瞰海”直接把海量卫星遥感作为输入,用深度学习自动捕捉海洋的时空变化规律,省去繁复的中间建模环节,做到“有观测就能出预测”。这意味着,一颗海洋卫星飞过南海后,AI可在数小时内产出该海域未来10天的三维动态图——精度更高、响应更快,速度提升成倍。

海豚 (2)

图源说明:图片由AI生成,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

这项突破源于我国海洋观测能力的长期积累。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兴伟牵头,项目自2022年起步,深度融合国产海洋卫星(如海洋一号、海洋二号)与国际卫星数据,打造了覆盖全球、高时频、多维度的训练样本。历经二十多年建设,中国已形成世界领先的海洋卫星观测网络,遥感数据占全球海洋观测的70%以上,为“瞰海”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。

“瞰海”不只是科研进展,还是应对气候变化和海洋灾害的重要底座。未来,它能对赤潮、海温异常、强流等风险进行实时预警,服务渔业避险、海上风电运维、远洋航线规划,并为全球碳循环研究提供高精度边界条件。

AIbase认为,“瞰海”的面世意味着AI正从消费、制造等场景,进一步走向地球系统科学。当大模型既能听懂人类语言,也能感知海洋“脉动”时,人类对这颗蓝色星球的认知将迈入智能预测的新阶段。而这一次,中国站在了前沿。

爱智特-AI智能体一站式企业智能体交易学习发行平台|智能体教程|智能体社区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6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