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智能音箱销量已破千万,但大模型占比只到33%!AI音箱是否即将迎来爆发?

根据洛图科技(RUNTO)最新公布的统计,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智能音箱卖出1054万台,全年有望冲到1420万台。可在这组漂亮数据背后,也有值得警惕的点——配备AI大模型的智能音箱渗透率只有33%,也就是说约七成产品还停留在简单的语音指令层面,离真正的“智能化”还有不小距离。

超级小爱”引爆高端市场,大模型成新卖点

今年,小米发布的首款大模型智能音箱“超级小爱”上市即爆火,迅速跃升为高端市场的爆款。它不仅能理解更复杂的语义、进行多轮上下文交流,还能深度打通米家生态,轻松执行如“打开客厅灯并调暗到30%”这类进阶指令。由此也让行业看到:当AI大模型深入家居场景,智能音箱正从“语音遥控器”升级为家庭里的AI中枢。

HomePod,苹果,智能音箱,Siri

研究机构认为,AI大模型在家居控制、知识问答、内容创作等使用场景表现突出,将成为拉动高端机型销量的关键动力。特别是在年轻家庭和喜欢尝鲜的用户中,能够理解上下文、做个性化推荐,甚至具备情感互动的音箱,正在形成明显的差异化优势。

1420万台背后:智能化仍有巨大缺口

虽然全年出货看起来不错,但33%的大模型渗透率也暴露了痛点。很多产品还主要依赖云端的关键词匹配,缺少端侧推理和对不同场景的自适应能力,用户感知到的“智能”不够强。业内普遍判断,接下来厂商的比拼会从硬件堆料,转到更懂场景的定制化与更有温度的服务。

比如,为长者提供健康提醒与语音陪伴;面向孩子做教育互动与行为引导;再到独居人群的情绪识别与紧急响应等,这些都会是下一阶段的重要创新方向。此类“软智能”不仅能提高用户黏性,也更能界定“智能音箱”的真正价值。

AI音箱的下半场:从连接设备到理解人

智能音箱不再处在粗放扩张期,正走向以体验为中心的精细化阶段。技术升级很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洞察真实需求——大家需要的不是一个只会说话的盒子,而是一个懂你的生活、能共情、值得信赖的家庭伙伴。

随着大模型不断轻量化、端侧推理增强、以及多模态交互逐步成熟,AI音箱有望在2026年迎来渗透率的拐点。如今的33%,也许正是爆发前夜最具期待的信号。

爱智特-AI智能体一站式企业智能体交易学习发行平台|智能体教程|智能体社区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0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