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宗标价90亿美元的AI基础设施并购案,竟在股东投票中意外折戟。美国比特币矿企转型范例Core Scientific,周四正式拒绝了其竞争对手兼合作伙伴CoreWeave提出的全股票收购方案。这一决定不仅令资本市场侧目,也映射出在AI热潮下,投资者对算力资产定价的巨大分歧与“押更高”的心态。
此次否决的关键推动者,是Core Scientific最大股东、专注困境资产投资的Two Seas Capital创始人Sina Toussi。他在致股东的公开信中表示:“自7月交易宣布以来,AI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升温,可比公司估值屡创新高。为什么要接受每股仅16.40美元的报价?”在他看来,Core Scientific完全有潜力独立发展,成长为“第二个CoreWeave”。

从矿场到AI枢纽:两家公司的同源分途
Core Scientific与CoreWeave的起点相近——两者最初都是加密矿企,依托高密度算力设施积累数据中心资源。随着风向转变,CoreWeave迅速切入AI云计算,并获英伟达等重磅机构加持。其IPO以来,市值自约140亿美元跃升至如今约660亿美元(股价约140美元),成为资本市场押注AI基础设施的明星。
实际上,即使在推进并购期间,CoreWeave也与Core Scientific签订了一份为期12年、总额约100亿美元的长期协议,租用后者数据中心部署AI算力服务。原本被视作“由合作走向整合”的顺理成章之举,最终因估值预期差距而告吹。
否决收购后,Core Scientific市值反弹至66亿美元
股东投票否决收购后,Core Scientific股价随即走强,当前市值已达约66亿美元,显著高于原报价所隐含的估值。这说明市场在押注:在AI算力需求持续扩张的大背景下,握有现成数据中心与电力资源的Core Scientific,或可通过自建AI云与相关服务获得更高估值。
但这场押注同样伴随风险。有分析认为,投资者频频拒绝并购、期待更高溢价的行为,是AI资产泡沫化的典型信号之一——市场情绪偏热,估值短期偏离基本面。
CoreWeave转向收购开源工具商,延伸至应用开发层
被拒之后,CoreWeave并未放缓扩张。同日,公司宣布收购开源Jupyter Notebook替代品Marimo,交易金额未公布。据PitchBook数据,Marimo此前融资约500万美元。
此举释放清晰信号:CoreWeave正从底层算力托管向AI应用开发生态延展。Jupyter Notebook类工具将代码、文本与可视化整合,广泛用于数据科学与AI模型研发。通过并入Marimo,CoreWeave有望打造“算力+开发环境+部署”的全栈服务能力,进一步稳固其在AI开发者生态中的地位。
这场并购风波背后,是AI基础设施赛道从“抢滩圈地”迈向“深耕细作”的关键拐点。无论是独立突围还是整合扩张,算力玩家的终局不再由机柜数量一锤定音,而要看谁能贯通从电力、芯片到开发者体验的完整价值链。而当下,这场豪赌才刚刚开始。
                    















用户38505528 1个月前0 
粘贴不了啊用户12648782 2个月前0 
用法杂不对呢?yfarer 2个月前0 
草稿id无法下载,是什么问题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