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Google 威胁情报团队在网络监测中识别出一类试验性的恶意软件,代号 PROMPTFLUX。它的特别之处是能远程调用 Google 的 Gemini AI,按需即时改写自身代码,以躲避安全工具的识别。

图源备注:图片由AI生成,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
这类恶意程序的工作机制较为复杂,能借助人工智能动态产出恶意脚本,并对自身代码做混淆处理。传统安全产品常通过特征与行为的快速扫描来发现威胁,但 PROMPTFLUX 的特征持续变化,使这类扫描的效果明显变差。
研究团队表示,现阶段观察到的 PROMPTFLUX 仍属试验版,许多模块尚未开启,暂未出现实质破坏性行为。这意味着攻击者大概率处在早期验证期,探索其可能的能力边界。
即便如此,研究人员仍对这种思路表示担心。这套做法在网络安全圈内相当激进。借助人工智能,攻击者不但能迅速改写恶意程序,还可按场景临时生成新的模块。这样的灵活性让恶意软件更“轻”,在发动攻击时能现场生成并执行针对性的代码。
Google 安全团队提醒,这类新形态恶意软件的涌现,或将进一步提升未来检测难度。该趋势折射出生成式 AI 普及带来的安全挑战,业界亟需加大重视。
划重点:
– 🦠 捕获到名为 PROMPTFLUX 的恶意软件,可借助 AI 即时改写自身代码躲避侦测。
– ⚙️ 利用动态生成与代码混淆,使传统安全产品的检测效率明显下滑。
– 🔍 研究团队警示:AI 的介入或让未来恶意软件检测更难,行业需提高警觉。
© 版权声明
AI智能体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作者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作者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此作者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客服处理。
THE END

















用户38505528 1个月前0
粘贴不了啊用户12648782 2个月前0
用法杂不对呢?yfarer 2个月前0
草稿id无法下载,是什么问题?